臺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賈維焯醫師表示,30歲李小姐是位職業婦女,最近兩個月來,發現穿高跟鞋走路時腳跟常常會痛,最近這幾天越來越明顯,尤其是上班久站之後,或是早上起床下地時,當腳第一次踩到地上時,真是痛到會怕,但是想想自己既沒有扭傷也沒有撞到,但是靠近腳跟處有壓痛點,到門診就醫後診斷為足底筋膜炎。
圖片來源:by Flare from FreeDigitalPhotos.net
賈維焯醫師表示,足底筋膜是一種很厚多層的纖維筋膜所構成,它的起點是在腳底跟骨的前方,呈放射狀,向前延伸成一扇形而附著於趾骨上。足底筋膜的作用是維持腳弓,使足部承受體重的壓力時,仍然能夠維持腳弓的形狀,也使足部能夠維持彈性,在跑或跳時能夠吸收地面來的反作用力衝擊。換言之,平時走路時,腳部會承受身體的重量,此時足底筋膜會被動地被拉長,因此,過度且重複的拉傷會造成足底筋膜炎。
賈維焯醫師指出,足底筋膜炎初期的症狀通常是跑步完或早上起床後的腳跟疼痛,導致腳跟無法承重身體的重量,通常最明顯的是早晨下床時,當第一腳放在地板上,真是非常的疼痛;長時間站立也會增加痛苦的症狀,疼痛在活動後可能會覺得好一些,但大多數患者覺得到了傍晚疼痛加劇,按壓這部分的足跟會有明顯的壓痛,拉腳趾底部朝著臉會造成足底筋膜疼痛的症狀。若不予以治療,會惡化至腳跟整天都痛或一有活動就痛。
足底筋膜炎的治療可分為非手術及手術治療。非手術治療約有90%都會成功, 如伸展運動、超音波、冰敷、腳弓支撐墊等保守的物理治療。此外,平時保養也是非常重要,足底筋膜炎的日常保養首先是要去除引發疼痛或加重疼痛的原因,如:需久站的人得減少站立時間;體重過重的人必須減重;跑步者的運動訓練不應增加太快,發炎嚴重時應停止跑步,盡量冰敷以減輕疼痛與發炎,可以在小腿後側的肌肉以及腳底的筋膜做一些輕度的拉筋運動,也可以在這些部位稍加按摩,以減輕足底筋膜的張力;同時應選擇柔軟、寬鬆的鞋,避免高跟、太緊或太硬的鞋。
如果保守治療速度緩慢或者恢復效果不佳,此時,醫師才會考慮施行偶然性 (不應施行二次以上) 類固醇皮質激素注射。如果所有上述治療均失敗,才考慮動手術放鬆筋膜或其他替代治療方式。

本文作者【臺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 賈維焯醫師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7737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