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氣回暖加上氣候濕熱,正是各種蛇類出沒的時機。台灣野外的毒蛇多達23種,常見的出血性毒蛇如赤尾鮐(又稱作青竹絲)、龜殼花、百步蛇;神經性毒蛇如雨傘節、眼鏡蛇(又稱作飯匙倩);以及兼有出血與神經混合性蛇毒的鎖鏈蛇等,萬一民眾在野外不小心被毒蛇咬傷時,最好儘可能記住毒蛇的外觀形狀、顏色及特徵,並儘速送醫院治療。 
若不慎被毒蛇咬傷,「抗蛇毒血清」仍是目前最具療效、也幾乎是唯一的治
療方式。目前國內抗蛇毒血清共分四種,其中「抗出血性蛇毒血清」,主要用於赤尾鮐及龜殼花咬傷;「抗神經性蛇毒血清」,主要用於眼鏡蛇或雨傘節咬傷;百步蛇咬傷時則使用專一性「抗百步蛇蛇毒血清」;鎖鍊蛇咬傷則使用「抗鎖鍊蛇蛇毒血清」。 
在藥事法中「抗蛇毒血清」屬於「生物藥品」,應逐批向食藥署申請檢驗封
緘,經隨機抽樣檢驗合格後,才可以提供醫療院所使用。要注意的是,施打抗蛇毒血清時,可能會有少數人產生過敏現象,民眾應避免購買並使用來路不明的產品比較安全。 
凡是經檢驗合格的「抗蛇毒血清」會核發「封緘證明書」,並在產品外盒加
BD21313_貼「藥物檢查證」,醫療院所及民眾可藉由產品外盒包裝上的「藥物檢查證」,或者到食藥署官網(http://www.fda.gov.tw/TC/site.aspx?sid=42)查詢每月公告的生物藥品檢驗封緘資料,以確認產品的合法性及品質安全。 

本文由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】提供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7737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