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知道癌症有哪十大警訊嗎?癌症號稱廿一世紀人類的頭號殺手!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數據顯示,自民國71年至民國94年,惡性腫瘤仍蟬聯臺灣地區主要死亡原因榜首,而年齡標準化死亡率逐年增加,全國94年男性前5大癌症死因分別為肝癌、肺癌、結腸直腸癌、口腔癌及胃癌;女性前5大癌症死因為肺癌、肝癌、結腸直腸癌、女性乳癌及子宮頸癌。

94年臺北市主要癌症死亡原因排行分別為1. 肺癌(死於肺癌者870人,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33.21)、2. 肝癌(死於肝癌者607人,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23.17)、3. 結腸直腸癌(死於結腸直腸癌者542人,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20.69)、4. 女性乳癌(死於乳癌者224人,死亡率為每10萬女性人口16.76)、5. 胃癌、6. 攝護腺癌、7. 非何杰金淋巴癌、8. 子宮頸癌(死於子宮頸癌者86人,死亡率為每10萬女性人口6.43)、9. 胰臟癌、10. 口腔癌(死於口腔癌者146人,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5.57)。

現在醫療科技的發展,多數疾病皆可透過健康促進及預防篩檢,達到早期發現、早期診斷,以進行早期治療,不但可以降低疾病的發生,同時可以減少病情惡化。目前癌症的早期發現是以尚未出現症狀的「臨床症狀前期」篩檢為重點,但有一些相關的症狀,還是可以警惕我們懷疑癌症的存在,在還來得及治療的時候發現它。

以下介紹癌症的十大警訊,提供大家參考:

第一大類:局部症狀有八大警訊
到硬塊』,『正常的出血或分泌物』,『口或潰瘍不癒』,『或疣的顏色、形狀或大小改變』,『期咳嗽或聲音沙啞』,
嚥困難、消化不良』,『便習慣改變』,『明原因的疼痛』。

第二大類:全身性症狀有兩大警訊,兩大類合計十大警訊
明原因的體重減輕』,『明原因的發燒或倦怠』。

癌症是臺灣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一位,以下是94年臺北市前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的介紹:

肺癌
肺癌為癌症死亡率第一,主因係目前還沒有很好的篩檢方法。吸菸或二手菸是肺癌最重要的危險因子;空氣污染、油煙也是危險因子。

肝癌
肝癌主要是慢性B型肝炎的感染及肝硬化、C型肝炎、食物中的黃麴毒素污染和酒精造成。初段預防是B型肝炎預防接種;少打針、不重複使用針具、避免食用受到黃麴毒素污染的穀類等以及避免過度飲酒。對於B或C型肝炎帶原者,定期追蹤可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
結腸直腸癌
結腸直腸癌通稱大腸癌,是富裕型癌症,與蔬果攝食不足、紅肉攝食過多、酒精過量、運動不足、肥胖等現代生活危險因子有關。藉著糞便潛血反應和大腸鏡檢查可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建議50~69歲每2年接受1次免費糞便潛血反應檢查,早期發現存活率很高。

女性乳癌
乳癌在臺北市女性發生率是第一名,屬於富裕型癌症,危險因子包括生育晚、生育少、初經早、停經晚、服用女性荷爾蒙、停經後肥胖及過量飲酒等。國內50~69歲女性每2年接受1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,可以早期發現,存活率很高。

胃癌
胃癌是比較貧窮型的消化道癌症,和幽門桿菌感染、醃製食物有關。初段預防方法是多吃新鮮蔬果、少吃醃製食物和根除幽門桿菌。目前並無很有效的篩檢方法。

攝護腺癌
攝護腺癌是富裕型及長壽型癌症。脂肪攝取過多是危險因子,蕃茄紅素有保護作用。目前尚無很有效的篩檢方法。存活率佳。

非何杰金淋巴癌
淋巴癌分為何杰金及非何杰金二大類,大部分的淋巴癌屬於非何杰金淋巴癌,存活率較低。非何杰金淋巴癌全身症狀包括體重減輕、發燒、夜間盜汗、皮膚癢等。主要的危險因子是免疫不全。目前無篩檢方法。

子宮頸癌
子宮頸癌是屬於貧窮型的癌症,全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,在臺北市為第二位。子宮頸癌與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有密切關聯,性生活開始較早、性伴侶多、或者性伴侶的性伴侶多,都是危險因子。初段預防包括有保護的性生活,例如單一性伴侶、使用保險套或隔膜、不吸菸等。最普遍的檢驗方法是子宮頸抹片,有性生活的女性應該每年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1次;國內30歲以上女性每年1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。原位癌存活率可達100%。

胰臟癌
胰臟癌屬於富裕型癌症,危險因子是吸菸。初段預防除了不要吸菸以外,多吃新鮮蔬果也有幫助。胰臟癌死亡率會擠進前十名是因無法早期發現,治療效果不佳所致。

口腔癌
口腔癌在臺北市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及排名均比全國統計為低。危險因子包括嚼檳榔、吸菸和飲酒。口腔癌有白斑、紅斑等癌前病變,長久未癒的口腔潰瘍也是警訊。口腔癌第一、二期的患者接受正規治療,五年存活率達60%。

以上這十大癌症,有些已有很好的篩檢方法,有些已經有很好的治療方法和成效。希望我們能夠知己知彼,才能成功對抗癌症。

新聞資料來源:臺北市政府衛生局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7737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