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行病學
輪狀病毒胃腸炎是三到五歲以下幼童,在秋冬季節最好發的腸胃道感染,也是造成全世界兒童嚴重脫水性腹瀉最常見的致病因,根據美國疾病防治中心監測發現,台灣有兩千六百位小於五歲的孩童因急性腹瀉而住院,其中受輪狀病毒感染的比例高達百分之四十以上,佔所有腹瀉原因的第一名。

流行病學的研究報告也指出,幾乎八成以上孩童在五歲以前,都已感染過輪狀病毒腸胃炎,只是病情嚴重程度差異甚大,在已開發國家及兒童營養狀態好或醫療水平較高地區,絕少因感染輪狀病毒腸胃炎,造成嚴重併發症而致死的案例。

然而在第三世界國家,由於醫療資源缺乏,以及孩童營養狀態普遍不佳,免疫力低下,每年粗估約造成一百萬人,因感染輪狀病毒腸胃炎所併發的脫水休克、續發性細菌感染、腸阻塞等併發症而命喪黃泉。由此可知,輪狀病毒無所不在,不論國家、區域或貧富差異都可見它的蹤跡,只是感染後續的嚴重度,會依據醫療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異。

臨床上出現的症狀及併發症
輪狀病毒的感染途徑主要是經糞口傳染,或是飛沫經由呼吸道感染,潛伏期約二至四天,在初期會有呼吸道感染的前驅症狀,三分之二的病例合併有發燒,然而主要症狀表現以腸胃道為主,嘔吐及腸胃不適,伴隨著多次的水樣腹瀉,嚴重的案例可多達一天十幾二十次腹瀉,因此對於嚴重腹瀉的孩童,如不及時給予點滴輸液及電解質的補充,極可能造成脫水、電解質失衡、低血糖等併發症,因此不能等閒視之。

腹瀉時的照顧及治療
孩童如有腹瀉症狀出現時,應先評估是否已有脫水的情形出現(例:眼窩凹陷、嘴唇乾燥、皮膚失去光澤、缺乏彈性、活動力不佳、昏昏欲睡…),如有上述情形,則應儘速將孩童送到醫院求診,並給予點滴輸液的補充。在腹瀉的早期,腸道休息是相當重要的步驟,一旦腹瀉的症狀有了改善,就可以酌量給予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,讓腸道逐步恢復正常。

因為乳糖會加重孩童腹瀉的情況,因此在急性期,除了餵食母乳之外,一般配方奶及其他乳製品皆應停止餵食,家長可選擇不含乳糖的醫瀉配方奶,及補充口服電解質液;一般市售的運動飲料其電解質成份比例,並不十分適合用來補充急性腹瀉的體液流失,因此不建議喝運動飲料來補充體液的流失。一些清淡飲食,如少量進食稀飯、白吐司、米粉等,反而有益腸道的恢復。

在台灣,目前有兩種上市疫苗,可有效降低輪狀病毒的感染率及其嚴重度,口服對象是六週大到六個月大之間的嬰幼兒,葛蘭素藥廠疫苗需口服兩劑,間隔一個月,默沙東藥廠疫苗則需服用三劑,期間也是各間隔一個月,兩種疫苗分別在美國及拉丁美洲國家進行大規模臨床試用,發現能大幅降低門診率、住院率,不失為家長一個選擇的機會。


本文作者【嘉義基督教醫院 小兒科 郭馨璟醫師】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7737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